本网讯 今年以来,余姚市人大常委会以“管好钱”为重点,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监督,列出制度清单、整改清单和问题清单“三张清单”,做实做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
一、列出制度清单,强化工作支撑。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实施意见》、《余姚市审计整改联合督查工作办法》等意见办法,完善审计整改报告机制,在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听取市政府有关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并接受测评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听取被审计单位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并推进审计整改结果向社会公开。
二、列出整改清单,落实对账销号。对审计发现问题、审计决定执行、审计移送查处落实、审计建议采纳等四方面整改工作实行挂销号督查,要求即期整改、即改即销。同时,加强与市纪委监察机关、市委巡察办对审计整改工作的协同联动。今年对3个乡镇(街道)、3个部门审计反映37个问题,完成整改35个,整改率94.59%,较上年有明显提升。
三、列出问题清单,压实主体责任。针对审计发现问题屡审屡犯问题,本着“治已病、防未病”原则,按照市直部门、乡镇街道、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项目四个层面,梳理列出48个方面379个共性问题清单,对主要负责人开展任前告知需履行经济责任、提醒共性问题防范、提示审计发现个性风险为主要内容的交流提醒,压实问题整改主体责任,提前打好“预防针”,减少共性问题发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