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6日上午,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审议《关于持续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 加快推进为农服务现代化的决定(草案)》《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主任委员项永丹主持会议。
建立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农村改革。今年以来,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忻的亲自带领下,农委成立由省人大农(工)委、省人大法(工)委和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司法厅、省供销社、省农商银行、省农科院等参与的起草小组,先后赴温州等五个设区市和相关县(市、区)、省直有关部门(单位)深入调研,多轮征求书面意见、多次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经工作专班齐心协力、联合攻关、反复认证,形成了《关于持续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加快推进为农服务现代化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草案)》)。
委员们指出,《决定(草案)》进一步明确了持续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实现路径、责任分工和工作保障机制等内容,为持续擦亮农村“三位一体”改革这块浙江深化农村改革的“金字招牌”,为加快完善农村“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体系、推进为农服务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决定(草案)》及说明将递交11月下旬召开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同时,根据调研情况,形成常委会主任课题调研报告。
水安全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审议工作的总体部署,农委开展了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和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专项监督。工作中,农委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制定了水安全保障专项监督实施方案,专题听取省水利厅关于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和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情况,并赴嘉兴、衢州、舟山等设区市和相关县(市、区)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
委员们认为,通过水安全保障和农民饮用水安全专项监督,全面了解全省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特别是农村供水保障现状,查找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推动构建体系完备、安全美丽的“浙江水网”,加快补齐农村现代化建设基础设施短板贡献人大农委力量。调研报告将递交11月下旬召开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参阅。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副主任委员邵峰、陈桂秋,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委员阮建云,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副主任吴敬华,省人大农委委员顾晓波、时嵩、杨珍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