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本次会议听取了省财政厅厅长徐宇宁受省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浙江省2017年财政总决算和省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省审计厅厅长朱忠明受省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2017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全省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结合审计工作报告和调研情况,对省政府提出的2017年财政决算草案及决算报告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04.38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14.5%,加上转移性收入3192.02亿元,收入合计为8996.40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30.32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7.0%,加上转移性支出1466.08亿元,支出合计为8996.40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3.83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0.4%,加上转移性收入2740.02亿元,收入合计为3063.85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0.14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0.4%,加上转移性支出2573.71亿元,支出合计为3063.85亿元。2017年全省和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2017年末,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9239.09亿元,控制在国家核定的限额之内。
2017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593.00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85.1%,加上转移性收入1253.14亿元,收入合计为784614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617.46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68.2%,加上转移性支出1228.68亿元,支出合计为7846.14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4.55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2.6%,加上转移性收入1027.34亿元,收入合计为1091.89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1.55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8.9%,加上转移性支出990.34亿元,支出合计为1091.89亿元。2017年全省和省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2017年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5.50亿元,加上转移性收入9.39亿元,收入合计74.89亿元;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7.07亿元,加上转移性支出37.82亿元,支出合计74.89亿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7.67亿元,加上转移性收入1.80亿元,收入合计29.47亿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20亿元,加上转移性支出17.27亿元,支出合计29.47亿元。全省和省级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平衡。
2017年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595.16亿元,支出394128亿元,结余653.88亿元。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40.78亿元,支出142.85亿元,结余97.93亿元。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7年,省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认真执行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深入实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统筹财力支持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实施,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加强风险防范和化解,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同意省政府《关于浙江省2017年财政总决算和省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7年省级财政决算。
同时,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7年财政决算也反映出预算执行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省级部门和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如19个单项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执行率不足10%;部分项目结转资金较多,使用绩效不高;政府产业基金资金沉淀状况比较普遍;违规融资举债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市县、乡镇隐性债务增幅较快,风险不容忽视。
针对2017年财政决算反映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率。深入贯彻预算法和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进一步强化预算法治意识,严格做到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得支出。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部门预算执行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预算执行率偏低的问题。规范预算支出行为,严格支出标准,规范支出范围,把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编制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要求,建立健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积极推进全覆盖、全过程的绩效管理。进一步发挥好财政统筹作用,着力研究解决部分专项资金使用绩效不高、政府产业基金资金沉淀较多等问题,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三、严格控制隐性债务增长,有效防范财政风险。正确认识和处理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债务风险源头管控。认真实施化债专项行动计划,加强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和过度举债行为,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长。加强社保基金运行监测和分析,严格社保基金征缴和支出管理,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有效防范社保基金风险。
四、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加强跟踪监督,严肃问责追责,切实提高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到位率。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部门内审和内控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着力从体制机制上研究解决一些普遍性、共性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更好地发挥财政在服务和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