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首 页    人大概览    重要发布    地方立法    监督广角    选举任免    决议决定    代表工作    市县人大    机关建设    理论研究    媒体关注    专题集锦
重要发布
专题集锦
图片新闻 更多>>

浙江代表团代表提交议案9件 都...

赵光君参加山西省人大来浙考察...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广角 > 监督专题 > 预算审查和国有资产监督工作
预算审查和国有资产监督工作
关于浙江省2018年1至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浙江省财政厅厅长 徐宇宁
发布时间:2019-01-23 11:46:00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政府委托,现将全省2018年1至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遵循省委“‘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工作主线,主动对标“三大攻坚战”“四个强省”“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预算法》《浙江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和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有关决议,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

  一、上半年全省和省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至6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28.33亿元,为预算的633%,比上年同期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3.3%,其中:税收收入3391.49亿元,为预算的64.1%,增长14.3%;非税收入536.84亿元,为预算的58.7%,增长7.3%。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94.45亿元,完成预算的58.2%,增长16.7%。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26亿元,为调整后预算的70.9%,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112.82亿元,为调整后预算的77.1%,增长9.6%;非税收入87.44亿元,为调整后预算的64.3%,增长72%。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9.09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46.0%,增长2.4%。

  2017年结转资金19.95亿元,已按项目进度安排使用。主要用于水污染防治,以及东西部扶贫支出等。

  2018年1至6月,省级财政安排的转移支付执行数为1367.19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829.05亿元,专项转移支付538.14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至6月,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76.25亿元,为预算的83.7%,增长67.3%。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全省土地市场行情较好,土地出让业务增长带动。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846.21亿元,完成预算的86.8%,增长87.7%。增加较多,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加,支出相应增加。

  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7.05亿元,为调整后预算的1094%,增长44.3%。完成预算较多,主要是浙江传媒学院土地出让收入一次性入库。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47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5.8%,比上年同期下降(以下简称“下降”)20.2%。完成预算较少,主要是省级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78亿元预计将于下半年发行,尚未支出。

  2018年1至6月,省级财政安排的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执行数为40.67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1至6月,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39亿元,为预算的12.7%,增长6.6%。收入进度较慢,主要是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集中在三季度。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37亿元,完成预算的25.2%,下降10.1%。支出下降,主要是上年同期杭州市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等支出进度较快。

  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91万元,为预算的0.2%,下降88.3%。收入进度较慢,主要是根据规定,省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集中在三季度。收入下降,主要是上年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产权转让收入一次性入库。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05亿元,完成预算的13.1%,增长72.9%。增加较多,主要是动用上年结余资金拨付全省机场资源整合项目资金。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至6月,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358.07亿元,为预算的53.3%,增长1.9%。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052.02亿元,完成预算的48.0%,增长14.4%。增加较多,主要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险种待遇享受人数和人均待遇支出增加。

  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49.65亿元,为预算的55.4%,增长21.3%。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92.21亿元,完成预算的46.3%,增长45.1%。增加较多,主要是2018年1-6月较多省级机关事业单位完成缴费清算工作,基金收支增加较多。

  (五)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2018年,中央下达我省计划单列市宁波地方政府置换债券额度145亿元。中央下达我省地方政府债券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额度445亿元(其中:宁波123亿元)。中央核定我省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101亿元(其中:宁波90亿元)。上半年,我省已成功发行2期新增债券,发行规模332亿元,5年期和10年期中标利率分别为3.47%、3.81%。

  二、上半年财政重点工作及成效

  (一)服务保障打赢三大攻坚战。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底数清、结构清、风险清、责任清”和“核查总数、科学分类、开好前门、堵死后门、党政同责、逐步化解”的工作要求,组织编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积极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限额1101亿元,同比增加298亿元。认真贯彻中央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决策部署,提高东西部扶贫标准,加大资金保障力度。落实财政专项支持政策,推进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兑现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政策资金120亿元,开展省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

  (二)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广应用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截至6月底,全省累计通过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受理收缴业务6742万人次,收缴资金408.48亿元。进一步加大政采云平台推广应用力度,全省108个行政区划上线运行。深化“上门服务至少一次”活动,制定“改革指导清单”和“服务清单”,更好地推进改革、服务大局、提升形象。1-6月,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共到部门(单位)上门服务28627次,服务人数达14万人次。

  (三)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培育涵养优质财源。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积极研究谋划财政支持政策和措施,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之江实验室、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双一流”高校建设,加快培育新动能。1至6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分别增长24.9%、32.8%。落实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财政专项激励政策,支持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实施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财政专项激励资金政策。1至6月,全省二产税收增长16.0%。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巩固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成果,继续实施临时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四)支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支持中国(浙江)自贸区建设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安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亿元,支持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发展。改革在杭金融企业财政管理体制,下放收入管理,加快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大力支持杭绍台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实施“4+1”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继续安排15亿元资金推动小城市培育和中心镇发展。

  (五)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和政策顶层设计,提高政策和资金绩效。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探索建立具有浙江特色的财、银、保、担“四位一体”的多元化、立体型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和合作机制。积极创新和拓展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省财政安排水利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75.7亿元,重点支持“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等项目建设。省财政安排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等补助资金20.4亿元,支持“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1.5亿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可持续”的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全省财政支出增量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1至6月,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住房保障等支出3351.91亿元,增长158%,占总支出的比重为76.3%。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强化底线思维,要求各地不得擅自出台提标、扩围政策,确保民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七)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推进省以下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保障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围绕“全过程、全融合、全覆盖”的目标,启动实施部门整体绩效预算改革试点。加快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和综合性开支标准制度。规范实施PPP项目,强化财政承受能力监测预警。稳妥推进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的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积极做好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进一步规范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公款竞争性存放,优化招标流程,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三、当前财税经济形势分析及下半年财政工作打算

  总体看,我省财政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1-6月我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3%,税收收入占比达到86.3%,完成预算的63.3%,增速高、质量好、进度快。同时,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仍存在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需要重点关注。一是中美贸易摩擦带来较大变数。1至5月,我省进出口总额10880亿元,增长9.0%,同比回落10.6个百分点。引进外资方面,1至5月,我省来源于美国的实际外资下降34.4%。贸易摩擦的影响将从进出口、引进外资等逐步传导到税收,形成财政收入的减收。二是金融去杠杆对企业投资带来压力。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矛盾以及杠杆率较高等问题。随着金融市场去杠杆稳步推进,企业担保链、资金链大额暴露、大型企业出险问题仍较严峻,传统制造业投资信心不足,扩大再生产意愿较低。三是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价格、用工成本和企业财务成本等生产成本上升直接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1至6月,企业所得税增长164%,同比回落11.6个百分点。四是房地产市场及相关税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1至6月,房地产业税收增长34.9%,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达23.1%。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后续房地产市场及相关税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难度很大。

  综合研判,全省财政收支仍将保持紧平衡状态。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重要指示精神,遵循省委“‘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工作主线,按照“两强三提高”的要求,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积极应对财税经济形势,扎实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等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一是着力构建服务保障“三大攻坚战”“四个强省”“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财政政策体系。精准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绩效为导向,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坚持“增量优方向”和“存量调结构”相结合,建立省市县联动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机制,系统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更好服务保障“三大攻坚战”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地实施,更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两个高水平”建设。

  二是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财税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积极打造数字财政。进一步加大推广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和政采云平台应用力度。深入开展“上门服务至少一次”活动,提升活动质量和实效。研究出台《关于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的意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严格PPP入库项目审核,加强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监测,对超过8%的地区进行风险预警。密切关注个人所得税、消费税、房地产税等重大税制改革,分析影响,做好预案。

  三是着力强化财政收支管理。认真分析中美贸易战、房地产调控、减税降费等对我省财政收入和可用财力的影响,把握好收入力度、进度和节奏,提高两个比重(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长效合作机制。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财政部门与税务部门的信息开放共享,提高政府对经济形势的预研预判能力。加快支出执行进度,及时发挥财政资金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中的积极作用。把好四个关口,切实防范社保基金支付风险。严肃财经纪律,开展省级“小金库”专项检查工作,促进财政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关闭窗口]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办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承办
技术支持: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浙ICP备0500000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