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湖州市人大常委会聚力推进代表小组工作目标重塑、任务重塑、机制重塑,全面实施《湖州市人大代表小组工作规范(试行)》,有效提升代表小组活动组织化水平和实际成效,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湖州的生动实践。 一是把好“三个关口”,推进目标重塑。紧扣“努力把代表小组建设成为闭会期间代表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小组,成为助力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履职的重要小组,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湖州生动实践的重要小组”这一目标,着力把好“三个关口”。把好小组编组关,在常规性编排以外,结合专业性、灵活性等实际需求,探索建立各领域专项小组、专题视察调研小组,为组织和开展活动提供便利。把好组长选配关,把理论政策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经验作为重要标准,选出一批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人大代表小组组长。把好工作指导关,针对每年党委政府年度重点任务、市人大常委会年度重点议题做好指导工作,向各代表小组推送《参与市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监督、调研和主题活动意向表》,确保代表小组更好服务于全市发展大局。 二是用好“三张清单”,推进任务重塑。坚持实用管用原则,形成以工作清单为主、以问题清单和建议清单为补充的任务清单,把代表小组工作任务实化量化具体化。用好工作清单,细化量化代表小组“4111”工作清单,推动各代表小组聚焦助力三个“一号工程”主题活动,精选主题、排出清单、开展活动。用好问题清单,找准选好“小切口”,组织代表深入开展视察调研,去年以来累计开展视察调研活动83次,形成调研报告24篇。用好建议清单,建立实施意见建议分类处理机制,梳理完善调研报告、意见建议、社情民意,刊发《联群参阅》,送市人大常委会、市“一府一委两院”等研究参考。去年以来,刊发《联群参阅》48期,其中10期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50件意见建议均得到解决落实。 三是优化“三项措施”,推进机制重塑。改变过去由代表小组自主自发履职为制度机制保障激励,推进代表小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健全联系交流机制,通过小组长(市人大代表)交流群,建立即时交流、定期亮晒、点评激励的工作机制,形成各小组互学互比、实干争先的良好氛围。实行代表约束机制,对一年内两次未参加小组活动且年度履职积分排名后10%的基层代表,由代表小组组长进行个别谈话,了解情况,督促代表增强履职意识。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每年选树一批表现突出的代表小组和代表进行通报表扬,并函告县(市、区)委、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及代表所在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