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调查研究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功。人大平时开展视察、检查、审议、评议、专题询问等一切监督活动,都须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之上。近年来,长兴县人大着力在“五个度”上下功夫,推动调研工作提质增效。 有准度。所谓人大调研把握的“准度”,就是必须把调研课题选择聚焦在经济社会发展这个融合点上。县人大始终聚焦县委工作重点,精准选题,深入调研,围绕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战略,由县人大办公室牵头,由7个专工委室分别牵头,组建由专业人大代表和行业专家组成的“1+33+5”监督队伍模式,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农合联改革、无障碍环境建设等10多个专题调研,提出了268条精准的意见建议。 有深度。调查研究必须深入现场,认真考察,找到问题的根源和事情发展的规律,抓住本质。县人大始终坚持“望闻问切”,在经济运行和民生保障等要素上持续深入发力。聚焦人才招引和科技创新,连续三年开展监督,通过深一度的调研出台人才科技强县决定,组建“特约监督团”,发挥行业协会的专业监督力量。围绕民生关切的医保问题,常委会连续两年听取县政府关于医保基金运行情况报告,并组织调研组赴甘肃等地深入学习考察8次。 有广度。人大调研必须把握全局,掌握全貌,既要“接天地”又要“接地线”。去年开始,县人大创新基层职能站所评议“一季度一评比一晾晒”工作,做到既调研部门机关,还要调研这个部门全部下属单位,做到“主属结合”,横向纵向全面了解部门履职情况。全面参与县委“六创六比六看”攻坚监督行动,每月听取产业创强、科技创新、改革创新三大行动,既要看“亮点”,也要看“弱点”,深入细致剖析,客观公正评价,提出有效建议82条。 有力度。当下人民群众参政意识逐渐增强,要求人大在调研监督的力度上要下狠功夫。近年来,县人大逐渐增强政治担当、提高履职本领,对于复杂问题、重要民生问题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聚焦三个“一号工程”,解决桎梏企业发展的难题,县人大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每周收集归类问题,向县委主要领导上报《“寻访纾困助提质•人大代表在行动”行动反馈单》40余期,解决问题630多个,问题解决时效提升60%以上。 有厚度。写出有质量的调研报告是人大调研的目的和重要成果体现。近年来,县人大在总结调研成果的方式方法上,不断改进,着重问题和原因的剖析,清单化罗列问题,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时限,销号式管理任务清单。对大量的一手调研材料,深入讨论、反复打磨,力求精品,撰写的《全过程人民人民基层实践路径分析》《人大数字化改革的思考》等理论文章获省市优秀调研成果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