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托育工作事关千家万户,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对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临平区人大常委会始终锚定群众需求、社会需要,以“幼有所托、幼有善育”为工作目标,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跟踪问效等方式,扎实开展深化托育工作健康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并通过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调研报告,提出针对性审议意见,推动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保障,构建多层次托育服务体系,提升托育服务水平,推动全区托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找准“结合点”,强化工作统筹。结合今年“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临平区人大常委会将全平区托育服务情况作为“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和区“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重要评估内容,把中期评估和托育工作调研统筹结合、协同推进,有力推动了临平区托育中心等项目的加快落地,监督助推区卫健局每千人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数(托位)等核心指标的顺利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把握“关键点”,促进规范管理。临平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助推托育机构备案工作这一重点,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助力提升托育服务规范化水平。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备案托育机构17家,全区累计达66家,已实现存量未备案托育机构清零目标。同时,助力完善对备案机构的综合监管机制,针对托育场所消防的短板弱点,积极推动相关部门聘请第三方公司对托育机构进行每季一次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对机构按照未取得消防备案机构、取得消防备案机构和幼儿园托育部分类,实施红、黄、绿三色分级管理,对红色级别管理托育机构,加密日常督导频次。今年以来,共督查托育机构近200余家次,覆盖率达100%。 聚焦“需求点”,助推多元供给。针对社会对托育场所、幼儿托位的旺盛需求,临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各个镇(街道)同步开展调研工作,直面了解基层幼儿园、托育场所的真实情况,形成有效的工作建议。在人大推动下,区教育局积极鼓励幼儿园尤其是公办幼儿园发挥资源优势开设托班,全区已有备案幼儿园托育部23个,覆盖全部镇(街道);各镇(街道)、村(社区)的成长驿站临时托模式广泛运用,2023年将新建30家成长驿站列入区级民生项目,计划累计建成100家,覆盖全区50%以上的村(社区);通过落实社区配建、挖掘现有闲置公共空间资源、改造低效利用场地等方式,推进社区普惠托育机构建设,今年全区新建7家公办社区普惠托育机构,覆盖全部镇(街道)。 紧抓“支撑点”,助力队伍建设。加快优质、专业的托育人才培养,是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保障和支撑。临平区人大常委会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托育人员人才支撑需进一步加强的问题,积极推动政府相关部门落实托育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测评和入职前有无违法犯罪记录查询工作,督促区卫健局为托育机构从业人员提供系统培训和指导,并推动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加强合作,探索托育从业人员的职业培养,同时联合区人社部门组织托育从业人员参加2023年“临平共富杯”育婴员职业技能竞赛,努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