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首 页    人大概览    重要发布    地方立法    监督广角    选举任免    决议决定    代表工作    市县人大    机关建设    理论研究    媒体关注    专题集锦
图片新闻 更多>>

易炼红:以立法先行引领保障“...

陈金彪赴衢州调研基层人大工作...
金华市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市县人大 > 金华市
金华:代表助力“千万工程” 点“靓”八婺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3-09-18 16:14:45

  “在全省率先打响‘五水共治’第一枪,连续9年夺得全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并3获金鼎。”

  “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法等做法全国推广,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

  2023年8月10日,中共金华市委召开“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新闻发布会。20年来,金华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绿水青山成了这座城市发展最大的底气和竞争优势。

  这张美丽答卷的背后,离不开金华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的接续奋斗。近年来,金华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深入推进“千万工程”,积极组织发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主动担当作为,为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代表智慧和力量。

  乡里乡间焕新颜——为建设和美乡村护航献力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走进金东区曹宅镇雅里村,仿佛置身田园诗里。

  雅里村于2003年被列为金东区第一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通过村庄整治从原来“脏乱差”的村庄变成一个“水清、路平、灯明”的文明村,在绿水青山间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雅里村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干群关系和民意基础。”曹宅镇人大主席沈源说,近年来,曹宅镇人大强化数字赋能,创新开展民生微小事智能督办(微事督)工作,收集整理环境整治、民生保障等方面民情民意,持续夯实民生基础。一年来,依托“微事督”共监督办理村内路面塌陷破损、水塘护栏缺失、村主干道路路灯损坏等民生微小事126件,有效推动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20年接续奋斗,金华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成了“千万工程”的见证者、记录者、参与者、受益者,携手共绘新时代八婺揽胜图。

  在义乌市李祖村,全国人大代表、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方豪龙积极发展“新村民”,领着大家整修老旧厂房、闲置农房,引入专业团队,打造集创业指导、创业孵化、电商培训于一体的“众创空间”,让曾经的“水牛角村”变成年轻人的创业热土。

  在革命烈士李立卓、李立倚故里永康市前黄村,浙江省人大代表、前黄村党支部书记李定是坚持传承红色精神,带头拆除自家的房子支持农房改造工作,推动建成革命博物馆、图书馆、报告厅,打造融合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的乡村文化综合体。

  在东阳市寀卢村,寀卢村党委书记、城东街道议事会成员卢阳春牵头实施了“旧村改造”工程、“共享田园”项目等;带领寀卢村与邻近的单良、徐田等7个村一起成立八村共富联盟,联合实施果蔬基地项目,努力实现产业发展激活一个、带动一片。

  从单个“盆景”发展成整片“风景”,“千万工程”激发金华市各级人大代表万千回响,写下了八婺大地乡村美丽蝶变的代表故事,助力形成“百村未来、千村共富、全域和美”的美丽浙中花园。

  一渠清水入良田——为强化农业基础建言献策

  2023年,金华市落实各级财政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从2022年的8.71亿元增至10.06亿元,增幅达15.5%。

  得知这一消息,浙江省人大代表施金仙十分高兴。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命脉,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局。2013年以来,金华市人大代表以“三农”工作为切入口,提出建议441件,专题围绕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就有26件。

  施金仙聚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化管理、资金投入、服务体系、专业队伍等弱项短板,于近两年的金华市人代会上先后提出《关于进一步重视支持农业水利建设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建议》,希望有关部门提高协同配合度,提升建设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统筹渠道;推进政策创新,增加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的建设指标,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金华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赴各县(市、区)及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了农田水利专题调研,并在主任会议上专题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的报告,形成《关于加强我市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的专项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形成高标田建设协同推进机制,为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争取资金保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此外,2022年、2023年,农业灌溉提升(更新)改造工程作为子项目连续两年被票决为金华市民生实事项目。去年11月,金华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基层单元投票选取群众呼声最强烈、反映问题最集中的5个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代表·局长民生面对面”电视督政活动。其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项目监督组由金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携各级人大代表走进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听取基层干部、人大代表、群众对水源保障、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深入项目现场查找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推动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年,金华市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民生实事暗访督查,专题聚焦“除险保安”中的水利设施项目对照建设标准,重点核查项目完成率、进度真实性、建设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情况。6月,金华市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更新改造民生实事项目提前三个月完成年度目标,灌溉设施更新改造143座,改善灌溉面积4.01万亩,受益人口达11.08万人。

  直播间里说丰年——为推动产业兴旺聚力赋能

  “提高杨梅坐果率的方法有哪些?”“今年杨梅个头变小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走进兰溪市马涧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直播室,人称“杨梅大学生”的省人大代表倪晓军正面对着镜头一一解答屏幕中网友提出的“技术难题”。

  今年,马涧镇人大创新履职模式,以杨梅种植大户倪晓军、陶奉源为核心,联合区域内15名各级人大代表组建“共富联盟”,定期研讨杨梅种植管理技术、上门提供技术服务、商讨销售渠道,并通过直播开展“杨梅控产技术”培训,加强杨梅产业宣传。在代表们的引领带动下,今年马涧镇杨梅产业总产值达到了6.5亿元,比去年增加30%以上,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在深入推进“千万工程”过程中,金华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田间地头履职,带头抢抓机遇,助力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金华市人大代表、浦江县黄宅镇横山村支部书记曹龙水深挖葡萄农旅融合发展潜力,积极投身“江心岛”葡享共富综合体项目建设,助力打造了集“自然、文化、生态、滨水、休闲”功能一体的葡萄主题公园,带动村内农旅融合创收。

  金华市人大代表、磐安药膳非遗传承人徐永民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推出“文溪荟·药膳店”经营模式,在全国挂牌成立“磐安药膳”门店30余家,撬动创造经济价值10多亿元,带动本地200余户家庭1200多人就业致富,打响了“药乡磐安”品牌知名度。

  “千万工程”,万千气象。站在新起点上,金华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将继续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广泛汇聚民意,有力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金华的生动实践,奋力谱写深化“千万工程”、推进共同富裕的人大篇章。








来源: 金华市人大 作者:黄慧凤 责任编辑:

[关闭窗口]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办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承办
技术支持: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浙ICP备0500000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