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首 页    人大概览    重要发布    地方立法    监督广角    选举任免    决议决定    代表工作    市县人大    机关建设    理论研究    媒体关注    专题集锦
图片新闻 更多>>

易炼红:以立法先行引领保障“...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
金华市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市县人大 > 金华市
兰溪市人大用好“表、图、曲”扎实推进部门评议工作
发布时间:2023-11-13 14:37:59

  本网讯   换届以来,兰溪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探索“表、图、曲”评议模式,串联起评议工作的宏观布局、中观统筹、微观落实各个层面,形成贯通决策部署、工作推进、评价监督等全过程的评议体系,迈出了人大对部门工作评议的新台阶。

  一、制定两张表,依“表”稳步推进。一是定好规划表谋一届。为高质量做好部门评议工作,换届伊始,市人大常委会深入研究、系统谋划、提前布局,通过分析部门职能特点、运行规律和一把手任职时间,经常委会党组研究审定,科学制定评议工作规划表,以评议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方式,对新一届评议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委室、责任领导、完成时限,形成“一年开展一次集中性评议、一届任期实现部门全覆盖”的评议工作格局。二是定好时间表管全年。在定好一届任期评议规划的基础上,精心制定年度评议工作时间安排表,明确各阶段起始时间,一个节点一个节点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确保各阶段、各环节评议工作有序稳步推进。如今年开展部门评议时,市人大常委会安排从4月份开始至10月底结束,历时6个月时间。

  二、绘制两张图,按“图”有序施工。一是绘好“设计图”。按照评议主体、对象、内容、程序等内容,精心绘制评议设计图,以图促规范、定标准。在对象选定上,将政府组成部门全面纳入评议候选对象,有计划、分步骤进行统筹安排;在内容评议上,结合全市中心任务和评议对象特点,按照“9+2+N”模式,将法治政府建设、政府工作报告任务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等9项作为评议共性内容,2项工作作为评议个性重点任务,并延伸“N”项具体任务清单,保证评议内容选择的科学性、公平性。二是绘好“流程图”。围绕评议工作干什么、怎么干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宣传发动、自查自纠、常委会评议和整改落实四个阶段,精心绘制评议工作流程图,对评议时间安排、评议内容、评议调研组成员组成、评议方式等内容逐一细化量化、定时定责,确保了评议工作的精准规范、流程清晰。

  三、唱响三部曲,循“曲”对谱弹奏。一是弹好调研“前奏曲”。评议调查是整个评议工作的前提。组建由常委会领导为组长,相关工委、具备专业知识和熟悉相关领域的代表及专家为组员的评议调查小组,以面对面、背靠背的形式,通过座谈走访、听取汇报、个别交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服务对象及下属单位的建议,并征询市政府分管市长、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切实把问题找准、把情况摸透、把症结查清。同时采用“兰智评”数字化应用系统,通过“代表码”“评议码”等评议端口,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收集意见,使评议前调查更加充分地表达民意、反映民声,形成客观全面、详细真实的调查报告。二是弹好评议“进行曲”。会议评议是高质量做好评议工作的核心。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策划评议环节设置、参会人员安排、评议结果发布等环节。在评议环节设置上,除了常规工作汇报和评议调查组发言外,还增加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及60名市人大代表评议发言环节,确保了评议的广泛性、真实性;在参会人员安排上,除常委会组成人员和评议小组成员参加外,同时组织、纪检、审计等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被评议部门班子成员全体列席,充分听取人大评议意见建议;在评议结果发布上,做到现场投票、现场计票、现场公布,并将测评结果向市委汇报,抄送市委组织部和市四套班子领导。今年,市委书记对测评结果靠后的部门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党委专题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分管副市长全程参加,人大持续跟进。三是弹好监督“圆舞曲”。评议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市人大常委会坚持“评议意见契合实际不笼统、整改落实务求实效不悬空、跟踪监督压实责任不虚化”原则,围绕评议中发现的问题、整改完成时限和具体目标,以清单化、条目式形成评议意见。被评议部门自接到评议意见之日起,1个月内将整改计划报送市人大常委会,2个月后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落实情况。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再测评,并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平台向社会公开评议过程、测评结果、整改落实等情况,凝聚监督合力。









来源: 兰溪市人大 作者:周桃安 责任编辑:

[关闭窗口]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办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承办
技术支持: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浙ICP备0500000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