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湖区人大常委会在开展《嘉兴市养犬管理管理条例》执法检查中,立足监督全链条,把听取人民意见、人大代表参与、维护人民利益贯穿执法检查全过程,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条例全面贯彻实施。
一是“多方面”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充分考量养犬管理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区人大常委会制定执法检查方案,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确保执法检查方案科学合理;围绕条例贯彻实施情况,专门制定问卷调查表,设置条例知晓度、养犬管理成效感受、突出问题等十余个题型,通过数字化手段面向全区范围开展问卷调查,让人民群众沉浸式全过程参与执法检查,半个月就收到问卷反馈1096份,意见建议563条。在实地执法检查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分组赴各地召开座谈会,邀请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代表、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等参加,详细掌握最基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
二是“多形式”推动人大代表参与。召开执法检查动员会后,区人大常委会依托南湖“绿盾”生态环境监督应用场景向代表推送有关条例的学习资料,引导代表通过“随手拍”方式,及时上报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具体养犬管理问题;组织召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汇报会,邀请与养犬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代表参加,听取区府办、区综合执法局、区农水局等10个部门养犬管理工作情况汇报,让代表充分了解和掌握全区贯彻落实条例情况。常委会会议在充分审议讨论的基础上,还安排两名代表作专题交流发言,全力推动了代表全过程参与执法检查。
三是“多渠道”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区人大常委会改变过去将发现的问题统一交办的做法,在实地调研阶段就及时把人民群众反映的遛犬不牵绳、犬便不清理等具体问题进行交办督办,以查促改,即查即改,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执法检查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增强获得感和满意度;针对犬只收容中心功能不全、“一站式”服务中心布局不够合理等体制机制性问题,由此带来的群众领养犬只和犬只登记免疫不够方便等难题,专门以审议意见加问题清单的方式交办,要求区政府限期整改答复;围绕条例中某些条款还不够完善影响执法效果和群众利益维护,梳理形成增加违反准养登记、犬便未及时清理等行为对应罚则等5条修订建议上报市人大供参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