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首 页    人大概览    重要发布    地方立法    监督广角    选举任免    决议决定    代表工作    市县人大    机关建设    理论研究    媒体关注    专题集锦
图片新闻 更多>>

易炼红:以立法先行引领保障“...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
嘉兴市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市县人大 > 嘉兴市
桐乡市人大以“五化”提升基层人大工作整体效能
发布时间:2023-10-07 16:32:00

  本网讯   近年来,桐乡市人大常委会以全面提升基层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作为重点,着眼工作标准、完善运行制度、强化具体指导、讲求实际效果、突出“五化”建设,持续推进、全面提升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整体效能。

  迭代升级,突出工作规范化

  对标“加强对镇、街道、开发区人大工作的指导,提升基层人大工作规范化水平”的要求,着重在强化指导、完善制度、“高标准”开好会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基层人大工作更规范、制度更完善、程序更清晰、成效更明显。

  一是强化精准指导。持续健全完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指导、专(工)委与镇(街道)人大工作协调等制度,明确由法制委(监察司法工委)对镇(街道)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开展指导,财经委(预算工委)负责推进开发区、镇(街道)人大预决算监督工作,代选工委落实对镇人代会(街道居民议事会)、代表(居民议事员)活动、基层单元建设、镇(街道)人大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指导,其他各委室常态化做好与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沟通协调,帮助解决镇(街道)人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细化“党领导人大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制定6大项16小项工作指标,进一步压实镇(街道)人大工作责任。

  二是完善制度保障。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对照地方组织法,在大麻镇人大试点先行的基础上,指导全市各镇(街道)人大围绕会议规范、监督工作、代表工作、基层单元建设等核心业务修订或制定17项制度;按照修订完善后的工作制度,指导各镇(街道)人大从上述核心业务入手,将人民代表大会(居民议事会)、主席团会议、执法检查、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等10项制度绘制成流程框架图,方便基层人大工作人员更完整准确把握各项工作具体要求。

  三是高标准“开好会”。紧扣镇人代会(居民议事会)会前、会中、会后三个关键环节,强化议事规则执行力。在人代会前组织代表深入开展视察调研收集民意,撰写议案建议;会中,预备会议、全体会议、主席团会议、分组审议、投票表决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开展;会后,跟踪监督大会作出的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强化代表建议督办。严格按照两个条例对各类法定会议主要议程、内容的规定要求,建立会议议程和内容清单,将听取和讨论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专项工作报告纳入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和人大街道工委会议,进一步完善镇(街道)人大会议全流程制度体系。

  做实做细,突出监督精准化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突出刚性实效,以“盯住法”“管好钱”“把牢图”为关键,把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问题解决作为监督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指导各镇(街道)人大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切实发挥监督“利剑”作用。

  一是精选监督议题,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围绕党委想干、政府能干、群众盼干的事项,精心选择问题聚焦、切口较小的监督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强化主动监督。石门镇人大围绕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就医问题,依托基层单元,通过线上线下、抽样与问卷等形式,深入群众了解民意,形成“民情清单”,并把“民情清单”变成“监督清单”。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变一般监督为精准监督。在强化上下联动监督、创新监督机制、丰富监督形式等方面不断探索,打好监督“组合拳”,力求“督”到点子上。如通过委托交办、上下联动的监督方式,连续两年将食品安全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委托交办三个街道开展执法检查,通过上下联动的方式开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确保执法检查在全市全过程推进。乌镇镇人大紧紧围绕乌镇高质量发展目标,对数字经济、生态农业、社会治理等领域工作进行监督,以“听、看、查、访”等方式,实现定向精准监督。

  三是聚焦问题难点,变日常监督为常态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做到针对问题监督、监督解决问题。聚力三个“一号工程”,出台《桐乡市人大助推三个“一号工程”行动方案》,制定《关于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助力三个“一号工程”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全市人大之力和代表之智全力助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如人大高桥街道工委创新开展“优商助企·代表行”系列活动,推行企业“点单”、代表“定单”、办事处“接单”、人大“验单”的“四单”工作模式,依托8个代表小组进企业,通过“企业讲出问题、政府解决问题、人大监督落实”的工作方式推动企业不动产办证、贷款、商标注册、环评审批、规上企业申报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勇于探索,突出行权闭环化

  在工作中发扬“钉钉子精神”,着眼推进基层人大工作与时俱进,探索形成工作全链条流程,以闭环化提升履职行权整体效能。

  一是探索完善部门评议工作闭环机制。各镇(街道)人大充分运用好部门工作评议这一监督形式,每年选取1—2个经济、社会、法治、民生领域,工作责任大、社会关切度高的部门作为评议对象,并依托代表嘉“部门评议·代表云阅卷”特色场景,将部门评议工作全流程线上运行,实现意见建议征集更广泛、评议工作开展更透明、评议意见办理更闭环、满意度测评更全面,有效促进被评议部门优化履职能力、提高工作水平。

  二是探索优化议案建议办理闭环机制。如崇福镇人大建立“建议收集、整理交办、重点督办、评优评先”的工作闭环,针对办理难度大、普惠性强的建议,由主席团成员督办,邀请代表全程参与,有力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道路交通整治、古城资源开发等工作。人大凤鸣街道工委采用重点交办、以督促办等方式,构建了一条“提出—交办—反馈—回访”的建议办理闭环之路。

  三是探索形成民生实事监督闭环机制。围绕“定好事”,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民生实事项目监督闭环,各镇人大全面形成民生实事项目“群众想、代表定、人大督、代表评”闭环机制。如洲泉镇人大在民生实事项目“漾舟湘溪 水映洲泉”美丽乡村水上精品线建设前期,以茶话民情、树下议事等方式,积极收集选民群众对于精品线建设的金点子,并以代表建议形式将群众意见交由镇政府办理;在建设过程中,经常性组织代表运用视察、专项调研的方式做好依法监督,有力助推工程落地落实。

  务实创新,突出履职常态化

  把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议事员“两支队伍”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巩固阵地、拓宽形式、强化服务,不断激发履职积极性主动性。

  一是用好基层单元。按照“一镇一品”的思路,鼓励引导各镇街立足自身禀赋,务实创新、积极探索,全面构建1个市总站+11个镇(街道)联络站+N个联络室(点)的立体化格局。持续擦亮“‘桐’代表说”基层单元特色品牌,做好用实用好文章,推进“五大民主”在基层落地落实。针对当前社会矛盾集聚在基层的实际,依托基层单元,在全市各镇(街道)人大全面铺开“民声议事会”等民主协商、民主议事形式,充分发挥“三治融合”优势,有效化解征地拆迁、夜市管理、安全教育、道路改造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拓宽履职形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让代表履职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人大梧桐街道工委根据市区东兴社区商圈特色,建立起以共富为主题的议事厅,定期组织人大代表与相关行业议事员进行座谈交流,对东兴社区背街小巷整治、商圈管理和潜能挖掘等议题进行探讨。濮院镇人大结合“代表有约”人大工作品牌建设,组建“新时尚”“新居民”“新农人”“新城镇”“新青年”五个代表联盟,条块结合督促重点工作落实,有效拓展代表履职渠道。

  三是强化履职监督。各镇(街道)人大进一步建立完善代表联系选民、进站接待、学习培训、述职评议、考核管理等系列制度,通过明确履职要点、建立履职档案、实行考评管理等方式,推动代表履职有方向、有激情、有动力。

  “高”字标准,突出队伍专业化

  聚焦“提升内力、汇聚外力、形成合力”“三力”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高”字为标准,进一步健全人大工作者能力提升机制,以专业化人大队伍赋能,切实增强基层人大工作整体效能。

  一是在代表结构上坚持高要求。坚持高线选人,严把代表入选关口。除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等领域推荐外,重点对优秀企业、返乡创业能手、村级先进工作者等进行排摸,为选举一批素质高、结构优的人大代表夯实工作基础。为了更好发挥闭会期间人大代表作用,镇(街道)人大充分考虑人大代表行业特点、专业知识结构、履职能力等因素,精心组建财经、法律等专业代表小组,以专业人才凝聚专业合力,全面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

  二是在干部选配上坚持高标准。配齐配强镇(街道)人大干部,各镇(街道)人大干部实现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年轻化、知识化特点进一步显现。各镇(街道)人大均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工作人员(部分镇街已配备2名),为镇(街道)人大“种好责任田”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是在培养淬炼上坚持高强度。注重从县乡两个层面发力,对全市人大工作者开展常态化培训,重点围绕新时期如何做好人大工作、当好代表、发挥作用、依法履职等方面,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定期培训与以会代训相结合、专家讲课与研讨交流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培训,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学习型、专业型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队伍。








来源: 桐乡市人大 作者:严克明 王海英 责任编辑:

[关闭窗口]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办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承办
技术支持: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浙ICP备0500000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