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以来,丽水市云和县人大紧抓“云和梯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历史机遇,以独特的高山低温气候和潜力巨大的康养资源为基础,发挥人大监督智能和代表联系群众优势,助推避暑旅游“升温”,助力“凉资源”成为乡村共富新产业。

集智聚力,谋定乡村发展新定位。县人大以助推乡村旅游发展为重点,组建人大“智囊团”,多次赴梯田、云和湖等景区调研视察,走访景区、民宿、农业产业等负责人,并邀请县发改、文旅、农业等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系统梳理当下全县的生态资源和发展前景,推动银矿小镇等特色村庄规划落地,并确立崇头镇黄家畲村“千年古村、避暑胜地”的发展定位,为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大智力支持。
监督问效,蹚出乡村产业新路子。聚焦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对乡村项目建设、资金落地使用、双招双引、文化品牌建立等方面全程跟踪,通过代表建议交办、“局长走进联络站”等契机,助推安溪黄处村、崇头坑根村、黄家畲村等村落古民居保护、银矿遗址修复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发挥联络员作用,牵头联系乡贤共赴上海、杭州等地招商引资,联合引进品牌民宿经营方,并建立“稻+”生态产业园,助推村集体发展黄精林下种植300余亩,成功打造梯田“三白”蔬菜品牌,云和乡村农旅融合产业乘势而起。

催生蝶变,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县、镇两级人大牵头成立“梯田旅游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设置接待、导引、医疗、应急等小组,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为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县、镇人大多次邀请职业民宿经理人开展技能培训。在县、镇两级人大的助力下,全县高山各纳凉村发挥“避暑经济”乘数效应,农家乐民宿从2016年30家增至目前130余家,辐射带动周边1000多名群众就业,仅7月就接待游客达到2.2万人次,旅游经济多达600余万元,为山区的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