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首 页    人大概览    重要发布    地方立法    监督广角    选举任免    决议决定    代表工作    市县人大    机关建设    理论研究    媒体关注    专题集锦
图片新闻 更多>>

易炼红:以立法先行引领保障“...

陈金彪赴衢州调研基层人大工作...
宁波市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市县人大 > 宁波市
宁波市人大打造“千万工程”实践样本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2:19

  本网讯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融入“千万工程”大场景,助推乡村建设从环境整治向乡村全面振兴拓展,为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立良法,助力画出全域共美“一张图”。紧扣“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法治需求,充分发挥立法在引领发展、固化经验、规范治理、要素保障等方面重要作用。20年来,先后围绕农村绿化、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慈城古县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等,制定和修改了一批地方性法规。特别是近年来,制定《宁波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进一步健全人大对乡村建设、村庄布局等规划编制实施的监督机制,增强规划编制的执行力与约束力。制定《宁波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对基层法治政府建设、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等方面作出规范,并将“村民说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等首创经验固化为法规条款,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打造法治乡村建设提供法治保障。专门作出《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决定》,从规划引领、城乡融合、产业振兴、乡村治理、富民强村、合力推进等六个方面明确要求,有力推动了“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在宁波的贯彻实施。同时,着眼长远,五个涉农立法项目编入新一轮五年立法项目规划库,以更多的良法促更好的善治、更高质量的发展。

乡村振兴执法检查.JPG

  二、强监督,助力下好全面共富“一盘棋”。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调研、专项视察、专题询问、执法检查等监督手段,查找工作短板和薄弱环节,积极提出对策建议,助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一是聚焦城乡风貌提升。组织主任会议成员集体视察“提升城乡品质,建设美丽宁波”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专题听取和审议城乡规划实施、多规融合、城乡一体化等工作报告,积极梳理好建议清单,助力乡村特色风貌塑造,打造“田园城市、都市乡村”宁波样板。截至2022年底,宁波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8个、特色精品村231个、未来乡村38个。二是聚焦农村公共服务提标。围绕群众切身有感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每年择取不同重点加强监督,专题审议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组织视察保障性住房建设、危旧房改造、农村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农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建设、生活垃圾处理等工作,持之以恒地推动公共服务更多地向农村、贫困地区、相对不发达的地方倾斜和平衡。宁波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市域城乡同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国领先,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三是聚焦农民增收提速。与省人大联动开展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监督,专题审议被征地人员安置和养老保障、欠发达地区扶贫帮困等工作,推动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今年还重点听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报告,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四是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提质。省、市、县三级人大上下联动开展粮食安全保障条例、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一决定”等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持续关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情况,强化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跟踪闭环监督,推动城乡多产业、多元素跨界融合,促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

千万工程3.JPG.jpg

  三、集众智,助力汇聚全民共建“一条心”。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优势,把各方面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形成推进“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一是强化代表作用发挥。依托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围绕“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组织开展“进百村、入百户”调研活动,深化“代表督事”“代表夜聊”等,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意愿和诉求,了解民生实事项目、城乡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改进工作,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二是强化代表建议督办。通过建立常委会领导督办、市政府副市长领办制度和办理情况“回头看”、第三方评估、满意度测评等方式,不断提升建议办理实效。生猪养殖、富民强村、乡村人才振兴、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等一批“重点类”代表建议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强化平台阵地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人大乡村振兴助力站建设,倾力将其打造成为人大“双下沉”助推乡村振兴的标志性成果,相关经验做法得到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批示肯定,并荣获第三届“宁波人大工作创新奖”优秀奖。紧扣数字化改革需要,依托宁波“数字乡村大脑”,及时建立人大“聚焦三农”平台,打造“小而精”的“三农”监督特色应用场景。同时,连续两届组建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议政智库,积极发挥智库各类专家在助推“千万工程”中的“外脑”作用。








来源: 宁波市人大 作者:霍元坤 责任编辑:

[关闭窗口]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办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承办
技术支持: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浙ICP备0500000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