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镇海区人大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规范完善民生实事项目管理,构建民意反映、项目筛选、民主决策、项目办理、项目评议、项目保障等六大机制,进一步推进项目有序开展、按期完成、落地见效。 一是构建“察民情、提民事”多渠道民意反映机制。建立常态化收集机制。依托代表联络站、基层单元数字化平台等,多形式组织代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形成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借助网上“居民议事厅”和“民情e站”等数字化平台,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民生e点通、“81890”等平台征集到的社情民意,实现全天候民意收集。完善集中公开征集。每年8月启动为期1个月的次年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活动,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建议。 二是构建“聚民意、选实事”多层次项目筛选机制。建立民情信息库和民生实事项目储备库。将归集并筛选出的项目线索纳入民情信息库,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形成民生实事备选项目,充实到民生实事项目储备库。探索备选项目论证制度。具体责任部门对备选项目组织专业咨询、民意听证、合法合规评估,完成项目必要性、可行性的充分论证。强化初选项目筛选机制。政府相关责任部门对论证过的备选项目逐项审查,筛选出成熟度高、覆盖面广、操作性强的候选项目,提交主任会议研究。 三是构建“议民生、定实事”多维度民生决策机制。建立民生实事项目深化机制。经主任会议研究后,责任部门就候选项目的实施内容、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要素保障等情况进行细化,进一步完善候选项目方案。常委会相关专工委全程跟进,适时征询项目建设内容并提出建议意见。建立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确定制度。经深化完善后的候选项目方案分别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会议研究确定。履行人大代表票决制。经确定的候选项目,按程序先后提请人大常委会会议、人代会审议,并在人代会全体会议上差额票决,产生年度正式项目。 四是构建“解民忧、办实事”全方位项目办理机制。健全民生实事项目统筹推进机制。由区政府牵头,对当年度和跨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并纳入区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确保责任可查、全程可控。健全政府调度督办机制。深化督办一体,对反映问题多、进度迟缓的项目,加强统筹协调、督查督办。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问效机制。全方位开展以民生实事项目为主题的代表进网入格、代表督事、代表主题、集中视察等活动,确保项目按时按进度高质量完成。 五是构建“听民意、评实事”全周期项目评议机制。构建审议报告制度。及时听取并审议区政府民生实事办理落实情况,对未能按期完成、代表满意度不高的项目,由区政府或委托有关责任部门作出情况说明。建立满意度测评制度。项目完成情况在人代会上进行满意度测评,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健全“回头看”机制。对满意度测评结果为“基本满意”的项目,开展“回头看”,全面评估项目完成质量、运行情况。对跨年度项目,实行常态化跟踪监督。 六是构建“保民生、增实效”全要素项目保障机制。完善民生实事项目协同推进机制。依托常委会各专工委,联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代表专业小组作用,切实做好代表票决制工作。完善常态化调查研究机制。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提高项目的科学性、精准性;坚持问题导向,优化业务流程、重塑体制机制,实现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大宣传格局。密切与新闻单位的协作,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行民生实事项目公开制度,在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公开项目进展情况,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