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鄞州区人大东柳街道工委创设“2332”民生微实事工作机制,有效破解街道微民生实事资金保障难题,助力民生实事、利民小事落地细致入“微”。 二次申报:问需于民“汇民情”。居民群众通过线下主题接待、热点式头脑风暴和线上“码上民生”小程序等,提出民生需求线索270余条,梳理分析后形成“一申”清单。每个社区对照“一申”清单进行居民代表投票,确定1项社会效益高、资金预算足的“二申”项目。组建由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议成员、业务科室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对“二申”项目成效、资金、难度三个维度进行量化打分,形成最终的民生微实事试点项目。 三轮商议:问计于民“聚民智”。对今年入选的3项民生微实事试点项目进行民主商议。以安居社区架空层升级改造项目为例,开展“架空层改造我来议”实地调研活动,细化产生初步改造方向;进行“圆桌共商”,确定“茶室+幼儿Club”体育空间功能场景;举行“建设方案我来评一评”方案路演投票活动,对每个建设方案进行投票打分,确定最终改造计划。同时,还倡导开展“民生微实事我来推”代表助力行动,人大代表带头捐赠启动资金,撬动总计76.2万元社会共建慈善资金进入今年3个试点项目资金池。 三步推进:问道于民“解民忧”。选好“服务员”,民生微实事原则上个体总投不超过10万元/个,且财政出资比例不超过30%,不需要进行招投标,由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议成员、群众代表、业主和物业公司代表五方共同进行投票,择优选取施工单位;组建“监管圈”,发挥宁展项目管理、“老潘”联调、毕马威会计师咨询等人大智囊团作用,组建工程监理、纠纷调解、财务管理三个监督小组,开展现场监督7次,协调邻里纠纷20余起;召开“宣发会”,开设施工现场“板凳论坛”,施工单位、社区、物业公司和居民群众“面对面”问答,45个卡点问题全部当场回应、闭环解决。 二项评议:问效于民“得民心”。在施工现场设置“群众评分台”,亮“代表监督码”“议事热线”,群众既可通过扫码反映问题进行评分,又可致电联系项目结对选区居民议事会议成员提出问题建议;搭建民生实事“晾晒台”,依托代表联络站(点)开辟民生微实事“展示窗”,设置“动态进度条”“一事一码”“一月一评”栏目,群众可通过扫码实时查询项目进度、现场图片和当前得分并提出意见建议。截至10月底,累计参与评分176人次,转交意见建议35条,满意度平均分由启动期的81分提高到10月底的9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