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宁海县人大集聚智慧力量,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系统集成、精准高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监督,助推“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 一是做好“微创新”文章,更加全面听取民声民意。在听取报告、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常规调研动作之外,调研组还采取了线上意见征集+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线上,在新闻热线、看宁海APP、直播宁海抖音号上发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意见征集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邀请公众反馈相关工作意见建议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浙里人大代表应用向269名县人大代表调查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线下,调研组向18个乡镇(街道)的335个行政村的村民发放了2355张满意度调查和意见征集问卷,发放范围实现各行政村全覆盖,每村至少有5个村民参与。同时,组织代表开展“宜居还缺啥,代表把图晒”活动,征集到问题照片226张并汇编成册。 二是做好“巧结合”文章,更加深刻领悟精神内涵。开展常委会及机关主题教育“循足迹思变迁”现场学习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视察活动,追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海的足迹印迹心迹,赴柘坑戴村、花园社区和大郑村开展现场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循迹溯源看变迁、学思想、谋发展。同时分三组到6个乡镇、街道视察了9个村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情况,重点视察村容村貌提升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三大革命”推进情况,深入了解宁海县“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为助推“千万工程”持续深入实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人大贡献。 三是做好“善借力”文章,更加有效推动问题解决。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入手,查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借力借势,开展专题询问,以推动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委托第三方广告公司制作专题片,以视频和图文并茂的方式在专题询问会上播放,一些问题场景和片段直击人心,让人感受到整治提升工作刻不容缓。根据“党委支持人大工作”目标考核内容的要求,首次邀请县委书记参加专题询问会,县委书记在专题询问会上作出指示,并责成县委督查室督促落实、限期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