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养老是重大民生课题。为了让老年人吃得安心、吃得开心,江山市人大常委会从共享食堂建设破题,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忧,助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覆盖乡村、运转得力”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让老人群体“暖胃”更“暖心”。 听民意,聚焦实际问题,助推共享食堂“办得起”。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常态化接待选民和“网格+代表”工作机制优势,组织代表进站入格,听取选民群众、村社干部对共享食堂建设的意见看法,并针对反映强烈的场地、资金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江山市居家养老“共享食堂”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江山市居家养老(共享食堂)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制定5个星级建设指导意见,引导乡镇(街道)选择共同建设、独立建设、邻里互助等“3+X”模式开展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共享食堂270家,日均用餐量达5000人次/天。 聚民智,练强内功外功,助推共享食堂“办得好”。为提高共享食堂运行质量,江山市人大常委会广泛吸收基层经验和群众智慧,一方面督促政府凝聚“合力”,鼓励和支持共享食堂与未来社区、未来乡村、邻里中心等联建联用,进一步拓展共享食堂休闲娱乐功能。截至10月,全市已打造“未来生活馆”5个,改造提升共享食堂50家,如石门镇溪底村,共享食堂与邻里中心联建,配套建设老年学堂、老人医务室,不仅解决了用餐问题,还为老人提供医疗、文化休闲服务。另一方面,督促共享食堂提升“内力”,乡镇人大组织开展专题会商、代表视察活动,推动共享食堂发挥助弱扶弱实效,持续完善助餐送餐配餐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助餐配送餐服务辐射覆盖率已达96.57%,累计服务群众79万余人次。 解民忧,汇集各方合力,助推共享食堂“办得久”。为把“食”事办实,解决老年群众和家属的后顾之忧,江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动员各级人大代表,共同参与共享食堂的运营建设。一方面,按照“政府搭台、村居承办、居民互助、梯度收费、社会参与”思路,鼓励有能力的人大代表参与爱心基金建设,帮助壮大共享食堂资金池;另一方面,积极动员人大代表、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志愿送餐、探访关爱等公益活动,为共享食堂献智献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尊老向善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