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嵊州市人大常委会着眼乡村规划管理、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凝聚各级代表力量,助力“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一是着眼规划管理,筑牢底座基础。村庄规划不只是简单的乡村建设图纸,而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化“千万工程”的基层设计蓝图。今年,嵊州市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开展《绍兴市村庄规划建设条例》执法检查,依托基层单元,广泛发动代表参与,线上线下征集意见建议,针对乡村规划在统筹、内容以及重视程度等方面的不足,形成书面执法检查报告交市政府研究处理。
二是着眼产业发展,激活源头活水。乡村振兴根本在于产业振兴,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今年,嵊州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全市农业公共区域品牌建设情况报告,开展未来乡村建设情况专项监督,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政府强化政策规划引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破解项目、土地、人才等制约瓶颈,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蓬勃发展。
三是着眼环境整治,擦亮生态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福祉。今年,嵊州市、乡镇两级人大紧扣市委“喜迎十运会、环境大提升、全域共美丽”行动部署要求,发动各级代表参与,通过民情分析会、协商座谈会、“局长·代表面对面”“生态文明·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代表当好“监督员”“战斗员”“宣传员”,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共建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