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以来,绍兴市人大常委会以助推三个“一号工程”为主线,牢牢把握“盯住法”“管好钱”“把牢图”三大关键,进一步加强整体谋划,改进监督方式,着力打造人大经济监督硬核成果。
一是突出重点难点,选好监督议题。结合经济运行规律、态势,站在全局高度,以党委重视、政府力推、群众关心的工作为着力点,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确保人大经济监督更加贴紧中心大局、更加贴近民生关切。今年以来,选取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绍兴黄酒产业振兴发展、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半年度经济运行和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等内容,针对短板不足开展监督,助力发展进位、产业进阶、民生进步。 二是突出刚性实效,丰富监督方式。统筹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工作报告、专题询问、视察调研、满意度测评等方法,不断探索监督形式,打好监督“组合拳”,促进法律法规有力执行和决策部署有效落地。比如,对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视察,针对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平台能级不高、企业效益承压明显等问题提出视察意见,项目化推进整改提升。对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开展专题询问,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问出实情、问出成效。上下联动开展《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执法检查,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问卷调查,逐条检查法律责任是否落实、执行效果是否明显。 三是突出闭环管理,扎紧监督链条。根据经济监督年度工作计划,做实前期调查研究、做深会中审议测评、做细事后跟踪问效,坚持连续抓、反复抓、一抓到底,确保人大监督落地生效。在对黄酒产业发展的调研中,深入生产车间、数字酒庄、产业园区,全面准确掌握第一手情况,高质量撰写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半年度经济运行情况审议中,采用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和个别代表发言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经济运行的困难和挑战,清单化反馈5个方面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推动问题切实整改。 四是突出协作协同,放大监督效应。在党内监督主导下,促进人大经济监督与行政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机制,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在计划推进、预算执行等工作中,与发改、财政、经信等部门建立工作协同、进度定期报送等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和审计局就省级预算执行和全省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后续整改情况开展联合督查,确保整改成效。注重审计监督结果运用,在国有资产监督、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度测评、相关执法检查等重大监督场景中,适时嵌入应用审计报告及结论,以审计报告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来提升人大经济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