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余亩白茶林如诗如画,千米长廊展现尘世沧桑,“二程文化”传承传统文脉……近年来,随着“千万工程”的推进,鹿城区山福镇呈现崭新面貌。山福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走村入户、深入调研,提出关于加强西龙溪河道清淤及整体提升、关于双潮片区垃圾转运点建设等建议,为“山川福乡”的美丽蝶变贡献人大力量。 一、示范引领,描绘“步步是景、处处皆画”新村容 当下,一场以“美”为名的农村环境提档升级行动在山福如火如荼展开。今年,山福镇各级人大代表协同村两委、志愿者共同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助力新建50余亩“太阳花海”“荷塘观鱼”等农业观光共享田园,建成绿色低碳公园和智慧垃圾分类时尚屋,推动村容村貌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也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千家万户”有了最直接的关联。如今,清澈的长溪穿村而过,岸边斜倚的老树,近旁古朴的石桥,远处苍郁的青山,宛如水墨画的生态风景,让人忍不住驻足沉醉。 
二、倾听民声,兑现“一掌通享、指尖触达”微心愿 今年,人大代表在联络站日常接待中了解到,不少村民希望镇政府提供家门口的智能便民服务,代表迅速将居民心声转化为闭会期间建议提交。镇政府高度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如今该镇智慧党群服务中心内,村民通过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能直接办理的事项超过200项,实现民生服务“一掌通享、指尖触达”。“数字鸿沟”正逐渐转变为惠及农村“数字红利”,山福的村民在村内5G云诊室,插上社保卡,即可进行血压、血糖、体温等常规项目检查,“五分钟健康圈”日臻完善。“千万工程”以“千”为点,人大代表也正是从民声的“千”言万语中,找到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答案。 
三、建言献策,开辟“资源整合、村民共富”大赛道 从美景到“钱景”,山福镇人大以“千万工程”为指引,助力在青山绿水间“掘金”。今年,人大代表邱晔建议村内要推动产业发展,做好“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直产直销”等工作。此后经镇政府协调,由村集体出资,将分散在不同农户手中的闲置用地集中流转给有意愿、经营能力强的种植大户和优质农业企业,并以此为基础,打造驿头驿阳村共享菜园、荷花基地等品牌,实现聚零为整、规模种植,首批订单就让农户年收入增长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