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服务成为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尤其是偏远海岛养老服务难题,更成为普陀区人大常委会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聚焦民生顺应民意,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通过调研、视察、专题询问,推进补齐海岛养老发展短板,助力海岛养老走好共同富裕路。
着眼夯实“基础支点”,对全区海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专题调研。重点深入调研柴山、葫芦、悬山等五个偏远海岛,通过调研全面了解海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海岛养老用房配套不足、养老服务管理不够健全、医养融合发展不够充分等一系列涉及海岛养老服务体系资金、人员、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具体意见。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调研意见,成立海岛养老服务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完善推进行动方案,实现“一岛一方案”、“一院一专员”绿色畅通。同时出台了海岛养老人才保障、服务保障等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海岛养老机构建设床位补助标准和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措施,建立海岛养老机构日常运营补贴机制,全区海岛养老服务机制更加完善,体系建设更加科学合理。
着眼破解“壁垒难点”,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海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重点针对海岛养老资源共享性差、护理人员专业性弱等现状,就开展“离岛普养”行动、搭建需求平台、加强阵地建设、加速项目推进、优化运营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得到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高效落实:2021年以来,全区投入民政资金500万元,引入公益资金60万元,以海岛幸福驿家、适老化改造、消防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为抓手,着力提升偏远海岛养老服务设施水平。以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依托,开展海岛老人基础建档工作,累计完成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539份,从“硬件”和“数据”两个维度,努力实现海岛养老从“简”到“优”的新转变。探索打造普陀海岛支老“养共体”,推进数字化改革助力海岛养老。区民政部门牵头谋划“海岛支老”应用,为海岛老人提供点单式服务,实现了养老服务实时供给、供需衔接,破解了海岛老人“数字鸿沟”难题,实现海岛养老从“难”到“易”的新转变。
着眼整改“问题焦点”,对海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询问,推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人才保障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整改落实。针对询问提出的海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不高问题,区政府组织开展了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对9家海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开展全面检查,按照“先易后难、一院一策”的原则推进整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升;针对询问提出的海岛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和发展问题,2021年以来区民政局累计开展专项培训108场,重点从生活照料、专业护理、机构管理、建章立制四方面推动管理和护理人员技能素养提升,来自全区9家海岛养老机构的1463名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参加,逐步改变以往结对支老“输血”为本地留才留智“造血”,努力实现海岛养老从“僵”到“活”的新转变。
此外,自今年普陀区委启动“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以来,区人大常委会迅速响应积极行动,立足人大履职行权,以基层单元为依托,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察访海岛民情、了解海岛百姓需求。十月份将针对海岛群众养老及就医的“共富方舟·健康守护”实施情况开展专项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