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舟山市人大常委会立足职能优势,探索人大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路径,健全协同机制,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辨识度、融合度的工作成果。
一是人大监督与监察监督双向奔赴。联动开展立项监督。出台《关于推进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的实施意见》,聚焦党委重大决策部署、重要项目推进、重大民生工程等议题开展联动监督,对发现的问题由人大和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跟踪督办。协同推进履职监督。人大在开展日常监督工作中,对被监督部门存在的履职不到位问题,经分析研判后送纪检监察部门。贯通审计整改监督。围绕预算执行、财政收支、政府投资项目等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提出人大审议意见,并将相关线索移送纪检监察部门,进一步压实压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责任,及时查纠可能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 二是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双向发力。注重监督针对性。坚持从“小切口”入手,每年选取两个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进行重点监督,借助审计专业力量,全面了解项目从立项、招投标、建设到项目决算的全过程,从中发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注重监督系统性。打造政府投资项目审查“精准选好议题—调研找准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听取审议报告—推动改进工作—再次听取整改情况”的全链条监督闭环,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督到底。注重监督实效性。借助审计力量,坚持以制促改。如通过人大审计联合监督,推动政府建立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相关制度,进一步推动部门行业整体提升管理水平。 三是人大监督与司法监督双向推动。出台《关于建立完善与市公检法司机关工作联系机制的意见》,以加强司法工作制度建设作为监督重点,强化监督协同,推进人大司法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开展员额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坚持“个体切入、整体提升”理念,查深找准司法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并督促抓好整改,形成司法监督合力。完善双向联系机制。健全年度监督议题协调、两官履职评议、数据贯通融合、监督联动协同等机制,形成监督互促工作合力。法检两院制定联系代表、办理代表建议等工作制度。 四是人大监督与媒体监督双向提升。构建“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常态合作平台,扩大人大监督渠道,提升人大监督实效。“电视问政”聚焦民生热点。近年来,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民生实事项目回头看”等为主题的人大代表电视问政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题询问”直面审议难点。联合新闻媒体对城市精细化管理、《舟山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等专题询问,进行电视网络直播,引起了网民广泛关注,参与热度空前。“代表连线”回应民生关切。把舟山电台“阳光热线”直播间搬到人代会现场活动。在人代会会议期间,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和基层人大代表现场接听群众热线,就市民关注的问题进行互动并推动解决问题。
|